黑暗之处需要明亮的灯光

(English Version: “Dark Places Need Bright Lights”)
有一位年轻女孩曾向她的牧师寻求建议。“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是我工作地方唯一的基督徒。在那里,我所遭遇的只有奚落和嘲讽,我已经无法忍受了。我打算辞职。” “请问你能告诉我,”牧师问道 “灯是应该放在哪里的?” “这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这位年轻的基督徒颇为直率地问道。 “没问题”牧师回答道,“灯是放在哪里的呢?” “我猜是放在黑暗的地方吧?” 她回答说。 牧师回答道,“是的!是上帝把你安置在那个充满属灵黑暗而没有其他基督徒为祂发光的地方。”
这是这位年轻的基督徒第一次意识到这是属于她的机会,以及为什么她不能让自己的光熄灭而辜负上帝。她重新下定决心,回到工作岗位上,让她的光芒照亮那个黑暗的角落。最终,她成为带领其他九个女孩来到耶稣基督之光的媒介。所有这一切都因为这位女孩意识到她被安置在那个黑暗的地方,是要为神来发出明亮的光芒。
同样地,就像那个女孩一样,我们都必须意识到我们被呼召成为这个黑暗世界中明亮的光。腓立比书 2:14-16 描述了基督徒是灿烂明亮的灯。就像太阳、月亮和星星照亮黑暗的宇宙一样,信徒应该将光带到周围人的黑暗心中。
当耶稣描述他的追随者为世界的光 [马太福音 5:14],他意味着我们是光的反射者,而不是光的产生者。耶稣是我们得到光的源泉。耶稣自己说过:“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约翰福音 8:12]。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要将他的光反映到黑暗的世界中。我们就像在黑夜中照耀的月亮。尽管月亮 发散光芒,但它没有自己的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我们也是如此— 光的反射者。
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经常忘记这些基本真理。我们未能意识到,一个有至高权柄的神将我们安排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候,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为祂发光。我们必须忠心地履行上帝赋予我们的角色,不辜负祂。腓立比书 2:14-16 帮助我们实现这个荣耀的目标。
1. 诫令 [腓立比书 2:14]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就像窗户能够让阳光透过来照亮屋子一样,我们必须让基督的光照射透过我们。然而,当窗户因为尘土而变得暗淡时,它就无法有效地让光线透过。同样地,基督徒若让罪掌控他们的生活,就会妨碍基督的光照透过他们。而有一种特定的罪恶会妨碍信徒为基督发光— 那就是抱怨和争论的罪。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命令是“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在圣经原文中,”凡所行的”(一切)出现在句子的开头,而“行”(做) 这个词是用现在时态。从直接字面上的意义来看,它的意思是:“一切都要继续做,不可发怨言,也不可起争论。”
“发怨言”这个词指的是抱怨、嘀咕或暗地里不满的态度。对不尊敬上帝的情况表达不满并不是发怨言。相反地,发怨言是一种对环境、人以及最终对上帝怀有怨恨的态度。而“争辩”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我们从中得到了英语中的“dialogue”(对话)一词。它指的是对我们处境内心推理思考的行为。对上帝的旨意持续地抱怨不仅会阻止我们以顺服的心完成上帝的旨意 [腓立比书2:12-13],而且最终会导致我们与上帝争辩和反叛祂!
当保罗说“不要发怨言”的时候,他可能想到了以色列人在他们在旷野旅途中习惯性抱怨的态度[出埃及记14:10-12; 15:23-24, 16:2-3, 17:3; 民数记14:2]。摩西告诉他们,最终来看,他们的抱怨不是针对他或其他领导者,而是直接针对上帝自己,“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出埃及记16:8]。而上帝对他们抱怨的态度做出了什么反应呢?愤怒和审判!民数记11:1说,“众百姓发怨言,他们的恶语达到耶和华的耳中,耶和华听见了就怒气发作,使火在他们中间焚烧,直烧到营的边界。”
因此,在上帝眼中,发怨言并不只是一种无所谓的行为。它激起上帝的愤怒并引来祂的审判。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警告基督徒要注意怀有抱怨态度的危险。他说:“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哥林多前书10:10]。
抱怨是一种罪,因为它直接触犯了上帝的主权。耶稣自己透过一个寓言故事[马太福音20:1-16]说明,发怨言是一种违背了良善、恩慈上帝的罪。发怨言意味着上帝不应该允许我经历当前的困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培养一个顺服的心— 一个承认上帝掌控并按照祂的旨意运作一切的心,我们不应该抵挡祂。
2. 理由 [腓立比书 2:15-16]
保罗接着在下面的两节中给出了信徒不发怨言和争辩的理由,“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当基督徒做一切事情都不发怨言和争辩时,他们证明了自己作为神的儿女的美好品格— 他们在一个扭曲和堕落的世代中发光发亮。
上帝对他的子民的理想是,在品格和行为上,外在不应该有任何负面[“无可指摘”],内在也不应该有任何负面[“诚实无伪”]。不应该有隐藏的计划,口是心非等等。他们的生活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平衡兼顾的生活,能吸引不信主的世界来到基督面前。信徒的使命是荣耀上帝,他们要让上帝的光照进他们的生命,并透过他们照耀出来,同时坚守上帝的话语并将其分享给他人。
最后的思考
作为信徒,我们对周围失丧的世界自信地说:“耶稣是每个问题的答案。他时刻与我同在。”我们甚至说:“圣经中的上帝是耶和华以勒— 那位供应一切的上帝。”然而,如果我们真心坚信这些真理,为什么我们还不断发怨言:“我为什么处于这个位置?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我为什么从事这份工作?我为什么没能发财?我为什么出生在这个家庭?我为什么仍然单身?我为什么结了婚?我为什么在这个教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似乎我们已经接受了世界的思维,”接受”抱怨作为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我需要发泄。如果我不发泄,我会爆炸,”世俗的人会说。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往往将我们的抱怨“基督化”而这样说:“既然上帝是我的父,我可以说我想说的一切。我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如果这是我们的态度,我们需要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民数记11:1和哥林多前书10:10!
尽管有些人外表上可能不抱怨,因为这不符合“基督徒”的行为,但他们内心却一直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情况抱怨不已。这同样不好,因为在上帝面前,重要的不仅仅是我们说的话,还包括我们的想法!
一个小男孩被父亲反复告诫要坐下。最后,父亲警告说,如果男孩不听从,就会受到体罚。男孩坐下了。然而,他说:“我外表上是坐着的,但内心却站着。”
当面对顺从上帝的旨意时,我们不能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个阶段顺从上帝的旨意必须是心甘情愿而且全心全意的。这只能来自一个完全顺服祂的心。
信徒们也必须记住,当我们抱怨时,我们与那些心怀怨言的不信者有何不同呢?如果我们不停地发怨言,又如何能为神发光呢?记住,发怨言与为神发光是无法共存的!如果要开始为神发光,我们就必须摒弃发怨言。一个人无法一边发怨言,一边荣耀基督并吸引他人归向祂。
因此,让我们学会培养一个顺从以下命令的心态:“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帖撒罗尼迦前书 5:18]。当我们结合腓立比书 2:14 的“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以及帖撒罗尼迦前书 5:18,我们可以看到神希望祂的儿女拥有这样的态度:在任何环境情况中,不要抱怨,而要心存感恩!
也许,我们的光芒照耀得不够明亮,是因为抱怨态度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特征。你无法想象一座灯塔会因为独自矗立在孤寂的海岸上而抱怨。如果它能说话,它会安慰自己并说:“我在这里提供光明,以便那些在黑暗、飓风和暴风雨中奋斗的船只能安全抵达港口。”同样地,你和我都不能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情况争论或抱怨,而是作为祂的孩子,随时乐意顺从祂的旨意。我们被召唤成为福音之灯,让困扰的灵魂可以透过主耶稣找到平安和安息。我们不能辜负祂对我们的信任。你和我都是灯- 或大或小。我们中的一些人像火柴,而另一些人则像火把。然而,记住,火柴能点燃火把。我们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是火把,但我们都能成为火柴。我们的上帝善于使用祂孩子中最软弱的人来完成祂的旨意。
有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大西洋上轮船的乘客在暴风雨中躺在船舱里,晕船得很严重。突然传来一声「有人掉海里了!」。其中一个困难是他们看不见那个人。这位生病的乘客无法提供帮助,只能祈祷:「上帝,帮助那个可怜的人。我什么帮不上忙。」然后他想到至少可以把的灯笼放在舷窗旁,但他不确定这是否有所帮助。
后来,那个溺水的人被救起。第二天,当他向人们讲述他的经历时,他说:「我正在最后一次坠入黑暗中,但有人在舷窗放了一盏灯。它照亮了我的手,一个水手在救生艇上抓住了我的手,然后把我拉了上来。」
亲爱的基督徒朋友们,即使只有一点点,若上帝在其中,也是非常充足丰富的。弱小并不是我们不用尽自己微薄力量的借口。谁能预测上帝会如何使用呢?如果我们愿意发光,上帝会使用我们来帮助灵魂逃离罪恶的危险。是的,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为基督发光并不总是容易的;然而,上帝把全世界最好的消息托付给我们— 这是每一个人都极需要的好消息:透过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罪得赦免的好消息!
为耶稣发光是多么的荣幸啊!被祂使用是多么的喜悦啊!然而,请记住,发光总是燃烧的结果。蜡烛的蜡会随着发光而消失。电灯泡的寿命会因持续发光而缩短。换句话说,基督徒生活有牺牲奉献的一面。如果我们想被上帝使用,就必须愿意放弃我们的罪、个人的计划、财务、时间等等。许多基督徒之所以没有发光,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这个基本且不容妥协的基督徒生活原则——没有燃烧,就不能发光!
然而,作为信徒,当需要的时候, 我们应该犹豫而不为耶稣牺牲自己的生命吗?他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牺牲却都毫不犹豫!不!这样的想法甚至不值得讨论!我们应该总是说:“主耶稣,你是配得一切的。无论我现在身在何处,请你接受我,使用我。请带导我,指引我的每一脚步。我愿意为你而活,让你的光透过我在此时此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