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第一篇—绪论

Chinese Editor April 22,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The Beatitudes – Introduction”) 或许耶稣最著名的讲道就是所谓的“登山宝训”,它涵盖了 [马太福音] 第5至7章。这个讲道的开始部分—— [马太福音] 5:3-12,通常被称为“八福”,其中列出了8种每个自称为基督跟随者的生命中应有的态度。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从这篇绪论开始,一一来探讨这8种态度。 马太福音5:3-12 3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4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 温柔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7 怜恤 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10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11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12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In 1888年,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写了一本非常反基督教的书,标题是《反基督》。在书中,他提出并回答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什么比任何恶习更有害?” 回答:“对有先天缺陷者和弱者主动的同情——基督教。” 尼采将“善”定义为 “所有能增强在人里面的东西: 力量的感觉、力量的意志及力量本身”,而“恶”则定义为“所源自于软弱的东西” [Douglas Sean O’Donnell,《Preaching the Word》,马太福音5:3-10]。 世人应该会同意尼采的话。没有耶稣的人在天性上会试图避免各种的软弱。然而,根据 [马太福音5:3-12],耶稣指出这些弱点应该成为所有宣称跟随他的人生命样式的标志。为什么?因为这样的生命样式体验到上帝的祝福,得到了祂的认可——尽管这是一种会被世人嘲笑的生命样式。换句话说,耶稣呼召我们过一种反主流文化的生命样式! 马太福音5:3-12常被称为“八福”。“八福”这个词源自拉丁语中的“Beatus”,意思是“有福的”。有一位作者称这些为“美好的态度”,是耶稣的真门徒应该具有的标志。我同意!在这一段经文中列出了八种态度——第10-12节描述了一种态度,那就是忍受迫害——尽管“有福”这个词在第10节和第11节都出现了。 如果你注意到,每种态度都以“有福”这个词标明,它出现了九次。有些翻译将这个词翻译为“幸福”或“幸运”,但这可能无法完全表达“有福”这个词的含义。为什么?有两个原因。” 理由一 幸福指的是一个人的主观状态——他们的感觉,而耶稣似乎是在对他们做出客观的判断——关于上帝对他们的看法。上帝因他们表现出如虚心、哀恸等品格而认可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使用“有福”这个词。 理由二 我还更喜欢“有福”这个词,因为我们文化中对“幸福”的理解。我们的文化将幸福等同于基于世俗环境的愉快感受。而那些蒙上帝祝福的人,即那些得到祂认可的人,会感到幸福和喜乐,但是一种不同的喜乐,是一种与世俗所描述的不同的幸福。这种感觉源自上帝对他们的喜悦和认可——无论他们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即使在迫害和苦难中,信徒仍然处于被上帝认可的正向状态——即使他们并不感觉到快乐。因此,我更愿意使用“有福”这个词。 最后,无论我们将这个词翻译为“有福”还是“幸福”,都不是大问题,只要我们理解有福或幸福的真正含义。 接下来,‘八福’构成了一个文学结构。每个‘福’都有三个部分。首先,有祝福(“有福了”——马太福音5:3a)。其次,这祝福的原因是根据某种特定的态度…

在教会和个人生活中将祷告放在更高的优先位置

Chinese Editor April 15,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Giving Prayer A Higher Priority In Our Churches And In Our Personal Lives”) 有人曾这么说:“你可以透过周日早晨来的人数来判断教会的受欢迎程度。你可以透过周日晚上来的人数来判断牧师或布道家的受欢迎程度。但你可以透过来参加祷告会的人数来判断那间教会耶稣受欢迎的程度。”所以,每个信徒都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耶稣在我参加的教会里有多受欢迎?”而耶稣要在我们个别教会里受欢迎,他首先必须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受欢迎。换句话说,我们的私人祷告生活对教会的祷告生活有重大影响。 或许以下这些有关祷告的经文——都来自《使徒行传》——会鼓励我们的教会和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透过更加重视祷告,使耶稣更加受欢迎。 [使徒行传 1:14] “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使徒行传 1:24-25] “众人就祷告说,主阿,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使徒行传 2:42]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 [使徒行传 3:1] “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 [使徒行传 4:24, 29, 31] “24 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29 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 31 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 [使徒行传 6:3-4] “3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4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使徒行传 6:6]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使徒行传 7:60] “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 [使徒行传 8:15-16]…

来吧,让我们检视自己

Chinese Editor April 8,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Come, Let Us Examine Ourselves in 22 Areas”) 在 [歌罗西书3:1-4:6] 中,保罗列出了大约22项每个基督徒的生活中应当渴望、追求和具备的品质。让我们花时间检视自己的生活,在每一个方面进行反思。若有需要,让我们向神认罪,求祂帮助我们悔改,并纠正错误。 1. 世俗化 [歌罗西书 3:2 “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2. 性纯洁 [歌罗西书 3:5 “要治死…淫乱…邪情”] 3. 贪婪 [歌罗西书 3:5 “要治死…贪婪”] 4. 愤怒 [歌罗西书 3:8 “你们要弃绝…恼恨,忿怒”] 5. 不良言语 [歌罗西书 3:8-9 “你们要弃绝…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 6. 偏袒 [歌罗西书 3:11 “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7. 仁慈 [歌罗西书 3:12 “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怜悯、恩慈”] 8. 谦卑…

骄傲的危险

Chinese Editor April 1,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Dangers of Pride”) 171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去世。这位国王自称“伟大”,并自豪地宣称:“国家即我!我即国家!”在他的统治期间,他的宫廷是欧洲最辉煌的。他的葬礼也旨在展示他的伟大,非常壮观。他的遗体放在一个金色的棺材里。为了凸显已故国王的宏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下令将大教堂点亮得非常昏暗,并在他的棺材上方点燃一支特殊的蜡烛。聚集在葬礼上的庞大人群静静地等待。后来成为克莱蒙主教的马西隆慢慢走到棺材旁,熄灭了蜡烛,说道:“只有上帝是伟大的!” 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需要时常记住这个简单的真理:唯有上帝是伟大的。唯有祂是独一应当被尊崇和被高举的。祂是造物主,而我们是受造之物,被呼召来敬拜祂!然而,由于沦为罪的受害者,特别是骄傲的罪,我们并没有敬拜真神,而是转而敬拜自己。如果有一种罪比其他任何罪更能毁灭人的灵魂,那就是骄傲的罪。我们不能否认骄傲在其本性上是普遍的。实际上,骄傲并不是新的事物。自伊甸园以来,它就一直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透过提出和回答下列的五个简单的问题来探讨骄傲的危险及其 克服之道。 1. 什么是骄傲? 简单来说,骄傲就是自以为是的崇拜!是自我把自己放在宝座上——那个理应属于上帝的宝座!请注意上帝很久以前是如何用这些发人深省的话语责备自以为是的巴比伦的:“你的智慧,聪明,使你偏邪,并且你心里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以赛亚书47:10下]。 2. 骄傲的根源是什么? 是环境吗?是因为艰难的童年吗?不是的!耶稣在[马可福音7:21-23]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21 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的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22 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23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骄傲的根源是来自人的内心。这不是外来的东西,而是内在的——始终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心! 3. 神如何看待骄傲? 骄傲不是一种美德,如某些人所称。它也不是一种弱点,如其他人所称。相反的,它是一种罪,因为神称它为罪![箴言 21:4] 说:“恶人发达,眼高心傲,这乃是罪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骄傲是罪。因为它是罪,而一个圣洁的神必须并且在本质上会憎恨一切罪恶。 [箴言 16:5上] 说:“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 “憎恶”这个词带有令人厌恶、憎恨和可怕的意思,就像腐烂的食物。事实上,圣经指出,在所有神所憎恨的罪中,骄傲似乎是最严重的罪。骄傲位列通常称为七宗罪之首。[箴言 6:16-19] 说:“16 耶和华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里所憎恶的共有七样,17 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18 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19 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即使在这个列表中,骄傲也无法屈居第二,显示骄傲的严重 !难怪神憎恨骄傲! 4.上帝如何回应那些心高气傲的人? 因为骄傲是在神眼中非常憎恨的罪,祂对心高气傲的人采取强硬态度。在陈述“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之后,[箴言16:5] 接着说:“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虽然连手,他必不免受罚。” [雅各书4:6]上 写道:“神阻挡骄傲的人。” 祂要把所有心里充满骄傲的人拉下来。上帝对心高气傲的以东民族说:“3 住在山穴中,居所在高处的阿,你因狂傲自欺,心里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去呢?4 你虽如大鹰高飞,在星宿之间搭窝,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这是耶和华说的。”[俄巴底亚书1:3-4]。这正是上帝对心高气傲的人所做的事情。祂把他们拉下来,而且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跌落! 5. 骄傲的克服之道是什么? 克服骄傲只有一个解药,一个单明了的解药——它是神给我们开的处方: 谦卑!神在 以 [赛亚书66:2]下…

耶稣3个与十字架有关的苦难

Chinese Editor March 25,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3 Cross-Related Sufferings of Jesus – Physical,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主耶稣在这个世间的一生都是苦难的。然而,这篇文章主要关注他在上十字架前与在十字架上所经历的三种苦难,因为他透过了他的流血而成就了我们的救赎。这三种苦难是:肉体的、灵里的和情感的。 1. 肉体的苦难 相信圣经的信徒中常有一种倾向,不太谈论耶稣的肉体苦难。我能想到两种可能的原因。 原因一:圣经本身没有详细描述钉十字架的方法,只是简单地说“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 [马可福音 15:24]。既然上帝自己在圣经中没有详细描述这种的刑罚,我们往往就会略过它。 原因二:虽然耶稣所受的肉体苦难确实是可怕的,但它并不是独一的,因为在当时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痛苦。所以,我们往往会略过关于钉十字架的细节。 但我认为,花几分钟来了解一下十字架刑罚的残酷性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因为耶稣就是这样被处死的。 钉十字架的死刑大约在耶稣时代的600年前由波斯人开始实行。后来,希腊人也采用了这种刑罚。但罗马人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们将钉十字架这种刑罚保留给最顽固的罪犯。其目的是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你反抗罗马,这就是你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罗马通常会在人们经常路过的地方钉人十字架。因为当旅客们看到受害者受苦,有时长达数日,他们会得到明确的警告:不要胆敢反抗罗马! 钉十字架的过程 主要材料需要两块木头和三根钉子。两块木头被组合成类似英文字母T的形状,而不是十字架的形状(如我们常在图像中通常看到的+号)。横梁被称为Patibulum (译注: 拉丁文),竖直的梁或柱子被称为Stipes (译注: 拉丁文)。 这个过程首先是用短条鞭子鞭打受害者,这个固定在一个坚固木柄的上鞭子上嵌有金属或骨片。鞭打本身就可能致命或使人终生残疾,因为它会撕裂背部和侧面的皮肉。然后,受害者被迫背着横梁穿过城镇前往钉十字架的地点。这就是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的意思——准备迎接死亡。这是一个单向的旅程——没有回头路!而基督的情况是他被鞭打如此严重,以至于他无法全程背负十字架 [马可福音 15:21]。 当受害者来到钉十字架的地方时,横梁会被固定在竖直的梁或柱子的顶部。其中一根梁上有一个洞,另一根梁上有一个方形的钉子,这样它们可以轻松地连接和分离,以便后续使用。组装好的十字架会被平放在地上。然后,受害者会被剥去所有衣物,暴露在更多的羞辱中。 有时,受害者会被给予一些麻醉性的饮料,以减轻痛苦。此作法的原因并不是对受害者的善意,而是为了让受害者不会太过反抗,从而使士兵们的工作更加困难。然后,受害者会被放置在十字架上,他裸露且流血的背部刮擦着十字架的木头。这本身就会造成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然后,受害者会被用绳子绑住或被钉上钉子,这取决于士兵们希望让受害者的痛苦持续多久。显然,耶稣是被钉上了十字架 [约翰福音 20:24-27]。受害者的双手会被伸展并钉在横梁上——每只手上钉一根钉子。钉子会钉在手腕上而不是手掌上(一般我们看到的图像经常是错误地描绘)。这样钉子就不会从皮肉中撕裂开,使受害者的双手从十字架上脱落。第三根钉子会在腳與腿之间的连接处,钉穿双脚。这样,双脚就会固定在竖直的梁上。被定罪者的具体罪行会写在一个牌子上,并挂在十字架上。这是为了让所有经过的人知道这个人犯了什么罪。 然后士兵们会把十字架竖起来并插入一个深洞中以保持其竖直。仅是十字架插入洞中時引起的震动就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就像头要爆炸一样。接下来开始的就更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无法想象的可怕的痛苦!前臂会变得麻木,肩膀会感觉像被从关节中拉出来一样。胸腔会被向上和向外拉,使呼气变得困难,从而难以吸入新鲜空气。 为了吸一口气,受害者会本能地用双腿将自己撑起来。虽然这会帮助受害者再吸一口气,但也会极其痛苦。为什么呢?因为这需要将身体的重量压在固定双脚的钉子上,弯曲肘部,并用钉在手腕上的钉子往上拉。这都会导致神经产生巨大的痛苦——就像在火中穿行一样。 而且,每次呼吸时,由于鞭打而被撕开的背部也会因摩擦木头的十字架而感到疼痛。当双腿变得虚弱、抽筋和颤抖时,受害者会拱起背部以缓解疼痛。不断改变姿势是试图应对手臂、胸部、背部和双腿疼痛的唯一办法。同时,求生的意志会让受害者不断痛苦地呼喊。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他太疲惫、过度脱水、身体太虚弱以至于无法再吸入一口气。最终,死亡——通常在几个小时后甚至几天后发生——通常是由于窒息,而不一定是由于失血。 这就是我们的主为你我罪孽所经历的肉体痛苦的一个缩影。从他肉体的痛苦,让我们来看看耶稣受难的第二个方面。 2. 灵里的苦难 尽管肉体的痛苦非常可怕(确实是极其可怕),但这种灵里的痛苦对我们的主来说更为艰难。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字架上,正如一位作者所说,耶稣经历了“承受我们所有罪孽所带来的心理痛苦”。 有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犯罪时,也会感受到巨大的负罪感。负罪感的重担在我们心中是沉重的。如果本来就是罪人的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样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象从未犯罪的主耶稣会有什么感受!他在世上时是完全圣洁的。没有罪恶的话语。没有罪恶的行为。甚至没有一丝邪恶的念头!他憎恨罪恶,甚至罪恶的念头都会让他本能地反抗它。然而,他所憎恨的一切,那所有不属于他的,却全部都倾倒在他身上。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罪孽都完全倾倒在他身上。圣经对此有着极其明确的说明。 [以赛亚书 53:6] “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以赛亚书 53:12] “他却担当多人的罪”…

如何与主度过有意义的安静时间

Chinese Editor March 18,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How To Have A Meaningful Quiet Time With The Lord”) 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上,一位访问美国的演讲者想要打个电话。他走进了一个电话亭,但发现和他自己国家的电话亭不一样。当时天色渐暗,他很难在电话簿中找到电话号码。他注意到电话亭天花板上有一盏灯,但不知道如何打开它。当他再次试图在逐渐消失的光线中寻找号码时,一个路过的人注意到他的困境并说:“先生,如果您想打开灯,就必须先关上门。”当他关上门时,电话亭里顿时充满了光亮,这让他既惊讶又满意。他很快找到了号码并完成了通话。 类似地,我们必须排除繁忙的生活,进入一个安静的地方,让神的光照亮我们的心灵。然而,许多基督徒常常忽视这一重要的基督徒操练。希望这篇文章能借着提出和回答与此相关的四个问题,来鼓励基督徒坚持不懈地实践这一操练。 然而,在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记住一个重要的真理。安静时间不是为了 从主那里获得恩宠讨好主,而是展现我们对良善主的爱和依赖的证据。我们努力做工不是为了获得恩典,而是凭着恩典出发去努力工作。换句话说,我们在神面前的正当地位,只能凭借从罪恶中悔改,并信靠基督为我们罪流血而得来。我们唯独凭恩典,唯独通过信心,唯独靠着基督才能得救。在主里的安静时间是一种得救后的属灵操练,而不是救赎的原因。它不是我们从主那里获得恩宠的途径。 好的,让我们继续。 1. 什么是在主里的安静时间? 安静时间是每天一个人独自与神相处的时间,通过读经(神对我们说话)和祷告(我们对神说话)来进行。 2. 谁应该有安静时间? 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有与主的安静时间。我们在[哥林多前书1:9]中读到:“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祂所召,好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 “得分”这个词意味着分享或共同拥有事物。讲的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正如[创世记1-2]中所见,神创造人类是为了与祂有亲密的关系。虽然亚当的罪破坏了我们与神的关系,但神透过基督修复并重建了这种破裂的关系。这种关系透过持续的交通来培育滋养,而静修时间则与主的安静时间是推动和更新这种交通的一种方式。 3. 为什么应该有安静时间? 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更多了解基督。即使在他生命的晚期,使徒保罗仍渴望“认识基督”[腓立比书 3:10]。當独自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上帝的话语,我們对基督的认识增加,因为这些话语揭示了我们所需了解关于基督的一切事情。 2. 寻求方向。大卫呼求说:“4 耶和华阿,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5 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诗篇 25:4-5]。我们就像羊群一样,需要好牧人时刻的引导。当我们独自与主相处时,祂透过祂的话语来引导我们。 3. 加强信仰。基督徒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困难层出不穷。我们被提醒说:“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加福音 5:16]。如果我们的主耶稣专门设定时间与天父独处交通,难道我们能忽视这项操练吗?基督徒面对的三个敌人——肉体、世界和撒旦——不断威胁着我们的信仰。唯有与上帝独处并因此在信仰上得以增强巩固,我们才能与这些有力量而顽强不懈的敌人作斗争! 然還有其他原因,但这三个理由已经足以让我们确信,有必要花时间安静地与主相处交通,以便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得到力量。 4. 如何度过有意义的静修与主安静的时间时间? 因为没有顺服的知识是无用的,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这项特定属灵操练的“具体做法”。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1. 固定时间。信徒至少应该在每天早晨和晚上固定的花时间与主共处。我们不能在没有仰望主的情况下开始一天。,戴德生 (Hudson Taylor) 曾谈到晨间灵修的重要性, 他这样说:“你不会在音乐会结束后调音,而是之前调音!” 为了有足够的时间起床进行早晨的灵修,我们需要在合理的时间上床睡觉。前一天晚上,我们需要祷告,求主帮助我们早晨起床亲近祂。当早晨闹钟响起时,不要考虑是否要起床,而是要马上起床。我们要意识到,起床的挣扎通常在前五秒钟内就判定了赢输。我们必须努力把主作为首要选择。 此外,我们要在每天结束时在主里亲近祂。主在一整天里一直扶持著我们,他配得我们的感谢!因此,我们必须避免在半睡半醒的状况下进行晚间的灵修。他配得我们的全神关注!…

耶稣之死——四个奇异的真理

Chinese Editor March 11,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Death of Jesus – 4 Amazing Truths”)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彼得前书3:18] 查尔斯·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 讲了一个故事,描述了罪对人类的权势。 一个残酷的国王召见了他的一个臣民,并询问他的职业。那人回答说:“我是一个铁匠。”国王于是命令他去做一条特定长度的链子。铁匠遵从了命令,几个月后回到国王面前展示他的作品。 然而,他没有得到国王的赞扬,反而被指示将链子长度的加倍。铁匠完成任务后,再次将他的作品呈现给国王。但是国王又再次命令他:“回去再将链子长度加倍!”这个过程重复了几次。最后,这个邪恶的暴君命令将铁匠用他自己做的链子捆绑起来,扔进火炉。 司布真补充道:“这就是魔鬼对待人的方式。他让人们打造自己的链子,然后用这链子将他们手脚捆住,扔进 黑暗的深渊。” 就像那个残酷的国王一样,罪对其仆人索取了可怕的代价。圣经说“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6:23]。然而,好消息则是那节经文中最后的部分:“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为了赐给我们永生,耶稣基督必须死。[彼得前书3:18]给我们展示了关于他的死的四个奇异的真理,这些真理揭示了为什么他的死是所有死亡中最伟大的。 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基督从未犯过任何罪[约翰一书 3:5]。然而,出于完全的爱和对神命令的顺从,他为我们的罪而死。这使他的死变独一无二——一个从未犯过任何罪的人,为你我这样的罪人而死。 它是完美的。“一次为罪。” “一次为罪”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次且永不再重复”。不再需要为罪献上动物为祭。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成了”[约翰福音 19:30]。这句话的意思是說罪的债已经完全偿还了——不是 50%,不是 99%,而是 100%偿还。成了的意思是——救赎的工作——已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祂的死是完美的,因为祂祂一劳永逸的以一次的死偿还我们所有的罪。 它是代替性的。“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这是圣经中记录的最重要的宣告 之一。这个过程被称为罪的归算与罪的代赎,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影响了另一个人的结局 [哥林多后书 5:21]。耶稣代替了我们,承受了我们的刑罚,为我们而死。当我们悔改放弃我们的罪,并接受祂的死作为我们罪的赎价,接受祂作为我们的主和救主时,祂的死就使我们从应得的刑罚中得救 [罗马书 1:17, 使徒行传 3:19, 哥林多前书 15:1-3, 罗马书 10:9, 使徒行传 4:12]。” 它是有目的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耶稣是那位把罪人带回“到神面前”的人。这一切都因为耶稣“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然而,死亡并非终结。因为神接受了他完美的牺牲,祂借着圣灵使耶稣从死里复活,正如“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所示。耶稣的复活表明他的死是有目的的——它把我们带回神面前,使得我们能得永生。 所以我们结论四个关于耶稣死亡的奇异真理:它是独一无二的,完美的,替代性的,并且是有目的。我们怎能不爱戴和敬拜这位为我们舍己的奇妙耶稣呢? 波斯帝国的创始人居鲁士 (Cyrus),曾经抓住一个王子及其家人。当他们被带到他面前时,君主问囚犯:“如果我释放你,你会给我什么?” 囚犯回答道:“我一半的财富。”“如果我释放你的孩子呢?”“我所有的一切。”“如果我释放你的妻子呢?”“陛下,我愿意奉献自己。” 居鲁士被他的忠诚所感动,于是释放了他们所有人。当他们回家的时候,王子对他的妻子说:“居鲁士可不是个英俊的人吗!”她满怀深深的爱意看着她的丈夫说:“我没有注意到。我只能把眼睛留在你身上——那位愿意为我奉献自己的人。” 让我们继续注目在耶稣身上吧——他在我们还是他的仇敌的时候,就为爱我们而舍了自己 [加拉太书 2:20]!…

一个敬虔父亲的画像_第二篇 父親, 母親, 养育之道

Chinese Editor March 4,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Portrait Of A Godly Father – Part 2 – What To Do!”)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根据以弗所书6:4的第一部分看到了父亲不应该做什么,第一部分的经文写着:“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来看看同一节经文的第二部分:“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诫,养育他们。” 父亲- 从正面该做的命令 保罗呼吁父亲们不要让孩子变得苦毒、愤怒、沮丧和气馁,而是要采取正面的态度:“养育他们。” 这个短语源自一个词,其含义是透过喂养或滋养使其成熟。这是父亲的责任。 有趣的是,这个词出现的另一个地方是在[以弗所书5:29],那里被翻译为“喂养”(从英文feed的翻译,中文翻成“保养顾惜”)。正如基督喂养、照顾并滋养教会一样,丈夫也应该对妻子如此。换句话说,丈夫需要做妻子的教师、培训师和滋养者,将她们引导至成熟,正如他们也要照这样的的方式“养育子女”一样。 遗憾的是,许多男人渴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最棒的爸爸”,却在作为丈夫的角色中表现得相当糟糕。他们以苦毒待妻子,将她们视为性对象、厨师、赚钱机器,以及传宗接代的机器。然而,他们却渴望成为出色的父亲。如果一个人在作丈夫的责任上失败,那么他极有可能也会在做父亲的角色中失败。 因此,保罗教导父亲们要培养孩子们走向成熟。那要如何做到呢?有两个途径:“管教”和“主的训诲”。 “管教”这个词意味着系统性的训练,这训练包括纪律。在[希伯来书12:5-11]中,它在上帝训练和管教我们的处境中多次出现。而“训诲”这个词则意味着警告和提醒—使头脑清醒以远离危险。這個字被使用在[哥林多前书10:11]和 [提多书3:10]中,在这些地方它出现在警告的语境中。而[希伯来书12:5]“主的”这个用词,则意味着父亲作为主的代表,提供他们的孩子训练和训诲,所以他们能荣耀上帝。 这种训练或管教以及主的训诲,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实现:a.教导, b.管教, c.爱, d. 做一个好榜样。让我们简要地看一下每种方法。 1. 教导 即使在世俗间也认知到父亲需要成为教师的必要性。中国哲学家孔子曾说过:“不教父之不孝,与不孝者同罪。”但是,基督徒父亲应该教导什么呢?首要的就是圣经的真理。 [提摩太后书3:16-17]:“16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17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教导圣经真理作为所有教导基础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申命记6:6-7],“6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7 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无论你坐在家里 ,行在路上 ,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父母是孩子们主要的老师——不是教会,不是学校,也不是祖父母,而是父母!这是个很清楚的呼召。但请注意摩西在第6节对父母所说的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你无法给予你没有的东西!因此,父母首先应从自己开始认真研读圣经。 父母们,我们是否花时间研读圣经?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孩子传授圣经教导。第7节中的“殷勤教训”一词意味着用凿子在石头上刻字。这需要努力工作。但这就是呼召。正如圣经所示,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努力(“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将圣经教导刻在孩子的心中,以使其永久存在他们心中。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一直引用圣经。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帮助孩子看到圣经真理如何影响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决策。 我们每天应该有特定的时间进行明确的圣经教学——一个定期且系统性的家庭读经和祷告时间。在这些时间之外,还应该有对圣经的全面教导,使其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重点所在。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敬畏神,遵守祂的诫命,并警告他们罪的危险、神对罪的审判、十字架、悔改、赦免等。换句话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他们的救赎。 [提摩太后书3:15]说:“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提摩太从小就受他的母亲友尼基和外祖母罗以教导圣经,这最终使得他得救。而他们所使用的途径就是指向耶稣基督的圣经。约翰·派博 (John Piper)关于这个议题的话值得我们引用: “父母们,成功的亲职教育不只是有位顺从的孩子。它是充满福音的生活和教导。向你的孩子们展示基督,因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因我们的称义而复活,并且是基督,祂展示父神的爱,保证圣灵每天的帮助——向孩子们展示这个福音不仅仅是基督徒生活的开始,而且还赋予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力量、塑造生活的内涵,并持续滋养维系着基督徒的每一个脚步。用祷告,爱和教导养育你的孩子们,直到基督进入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珍宝。” [請參考《不要让人因为你的年轻而小看你》讲道]。 所以,我们需要教导他们圣经的真理。我们需要为他们找一本适合他们年龄能够理解的圣经翻译。给他们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读,读给他们听,并帮助他们自己阅读。…

一个敬虔父亲的画像_第一篇

Chinese Editor February 25,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Portrait Of A Godly Father – Part 1 – What Not To Do!”) 有一个非洲谚语说:“一个国家的灭亡从普通的家庭中开始。” 不幸的是,我们正亲眼目睹这个谚语的真实情况,全球各地的家庭正在崩溃。其中一个导致这种家庭破裂的原因是父亲- 可以被描述为“失职的父亲”。 在法律体系的眼中,失职的父亲未能履行他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未能支付子女抚养费,并将整个责任推给了母亲。因此,法庭一直在透过更严厉地追责这些失职的父亲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我所指的“失职”的父亲是在上帝眼中被认为是“灵性失职”的父亲。这些父亲未能履行他们属灵上的责任。这类父亲认为只要满足了儿女生理、物质和教育上的需求,就完成了他们的“责任”。其结果却是“属灵孤儿”的增加。正因如此,人们迫切需要虔诚的父亲,行上帝眼中合宜的事。 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6:4] 中所教导的能帮助那些渴望成为这样的父亲的人:“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诫,养育他们。” 这里给了父亲两条命令:不该做什么(负面的),该做什么(正面的)。 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第一个命令,而第二个命令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注意:尽管这个命令是针对父亲的,但其中很多内容也适用于母亲!) 父亲-从负面去禁止的命令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的气。” 在这节经文中,翻译成“你们作父亲的”的词主要指的是父亲。然而,有时它也意味着父母,如[希伯来书]11:23,那里翻译成“父母”(指摩西的父亲和母亲)。但是在这里,我认为主要还是专注于父亲身上。当然,这些真理同样适用于母亲! 保罗对父亲们提出了明确的命令:“不要惹儿女的气。” “惹儿女的气”的意思是“导致他们生气,感到恼怒、挑衅和烦躁。” 在歌罗西书3:21的一篇类似的经文中,保罗对父亲们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换句话说,保罗命令父亲们不要采取一种会让他们子女生气、苦毒和丧志的行事模式。 因此,逻辑上的问题是:父亲们如何能够导致孩子感到激怒、烦躁、愤怒,甚至是沮丧呢?以下列举了至少七种情况。 1. 过度保护 许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担忧,以至于总是紧随其后。他们不断告诉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甚至保护他们不与其他孩子接触。 你可能会想:“等一下,考虑到這麼外界多的负面影响,难道我不应该保护我的孩子吗?” 是的,孩子应该受到警告和监护。但是超过了一个程度就会变成过度保护,而这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灰心。结果,他们可能会培养成一种怨恨不满的态度。 2. 偏爱 偏爱指的是在兄弟姐妹中对其中一个孩子显示偏袒。例如,以撒偏爱以扫胜过雅各 [创世记 25:28];利百加却比较喜欢雅各 [创世记 25:28];雅各在他众子中,选择偏爱约瑟。 [创世记 37:3]。不幸的是,每一次这样的行为都导致了灾难。 偏爱可能是基于许多原因。也许一个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符合你的期望,因此成为你的最爱。也许那个孩子和你有相同的爱好。也许那个孩子甚至比其他孩子更聪明。因此,你对那个孩子显出更多的偏爱。 结果,最受宠的那个孩子可以为所欲为,而其他孩子却因为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受罚。然而,从长远来看,偏爱会导致被忽视的孩子变得苦毒、愤怒、和灰心丧志。 3.…

等候上帝

Chinese Editor February 18, 2025 Comments:0

(English Version: “Waiting On God”) 有人曾说过:“等待上帝实现祂的目的是我们在基督徒生活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内心总是存在一种宁可去做错事而不肯等待上帝的倾向。” 这是真理! 基督徒生活其中的一个现实是,我们没有一个天生的倾向去等待。当我们想得到一个东西,我们立刻就要得到它!尽管我们经常因为不愿意等待而遭受痛苦的后果,但我们仍然容易地经常陷入这个罪中。全知的上帝充分了解我们这种倾向。这就是为什么在祂的话语中一再强调我们需要等待祂,而不是匆忙地草率前进。 等候主是什么意思? 这并不意味着懒惰或被动。它只是意味着“主动积极地去单单靠信任上帝会为我们渡过难关。” 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对自己智慧、财富、力量和人际关系的信任,转而单单信靠上帝。 凭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情势,或抱怨等待得太久,只会让我们会失去平安并带来更多的痛苦。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曾正确地说过:“人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无论做什么,要么是彻底失败,既使成功也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经历。” 韦恩·斯泰尔斯(Wayne Stiles)在他的优秀著作《等候上帝》中写道: 我们想要先得到幸福;但上帝要的是圣洁。我们追求快乐;但上帝要的是纯洁。就像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灯一样,如果我们忽略了交通号志,我们可能(有时确实会)发生交通事故。同样,如果我们因为等待似乎是浪费时间而就抢在上帝前面,我们将受到伤害。等待是上帝借着其中的过程来改变我们,远多于去改变环境。 也许你因为等候上帝而感到疲倦和沮丧。“主啊,到底还要等多久?” 成为你不断的呼求。你几乎就要放弃了。请不要放弃!我希望你能透过专注于以赛亚书 64:4-5a 的经文来享受等候上帝带来的祝福: “4 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看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祂的人行事。5 你迎接那欢喜行义记念你道的人。” 这节经文清楚地告诉我们,神会为那些等候他的人而行事[4b],亲自来帮助他们[5a]。译者注:因为英文圣经第5节把中文的“你迎接”翻成“你成为帮助”的意思)然而,这段经文也说名如果我们希望神为我们而行事,我们的生活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我们应该把神的特质看为崇高。[4a]。 2.我们应该追求圣洁的生活 [5a]。 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或陌生的事物。但愿 这是一个良好的提醒,会鼓励我们等候上帝。 1.我们应该把神的特质看为崇高。[4a] 请注意以赛亚书64:4的前半部分:“自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看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 以赛亚看神为崇高。在这节经文之前,以赛亚提到了上帝过去的行事,特别是使山震动 [以赛亚书64:3]。这是有关对上帝在西奈山颁布十诫时山震动的记载。以赛亚将圣经中的上帝看作是一位至高又大能的神,无与伦比。他也知道这位上帝对祂的百姓是有怜悯有恩典的[出埃及记34:6]。他把神的特质看得如此崇高,他确信上帝会为祂的百姓而行事。 与以赛亚同样或甚至更大的信心应该成为我们的特征— 与以赛亚不同,我们生活在十字架的这一边。透过耶稣,我们对上帝的特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上帝特质的暸解应更激励我们坚定地,有信心地等候上帝为我们行事。因此,因着神向我们所启示出祂的特质,可以让我们不断的透过对上帝属性的反思,而更能发展我们的眼光,把神的特质看为崇高。 2.我们应该追求圣洁的生活 [5a]。 以赛亚书64:5的前半部分如下:“你迎接那欢喜行义记念你道的人。” (译者注:英文直译64:5- 你成为喜欢行义之人的帮助)请注意,上帝会来帮助或为“那欢喜行义记念你(上帝)道”的人行事。那些怀着喜悦之心追求圣洁生活的人将得到上帝的帮助。对上帝特质的信靠和对上帝命令顺服的行为都是等候上帝的一部分,两者密切相关。 以赛亚时代的人们没有经历上帝的拯救,因为他们生活在罪中,“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救吗?”[以赛亚书64:5b]!此外,他们甚至没有呼求上帝[以赛亚书64:7]。他们没有祷告生活。即使当他们祷告和禁食时,那也只是一种表面的行为,而上帝拒绝了这种虚伪[以赛亚书58]。罪阻碍了上帝为他们行事的可能性——“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神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以赛亚书59:2]。 同样地,如果我们生活在罪中,你和我不能期望上帝为我们行事。罪始终会阻碍上帝的祝福!然而,如果我们追求圣洁,我们可以确信祂会“迎接那欢喜行义记念(祂)道的人”(译者注:或作:祂会“成为喜欢行义、并纪念祂道之人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追求圣洁。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情况。如果我们希望上帝在我们等候祂时为我们行事,我们需要对祂的特质有崇高的看法,并追求圣洁。 最后的思考 在等候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到灰心。我们开始怀疑上帝。因为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发展,我们变得愤怒和烦躁!我们甚至可能对其他人心生嫉妒之心。这就是亚萨在看到恶人兴旺而义人受苦时的心境 [诗篇 73]。我们很容易忘记是一个公义的神在掌权的!我们可能变得非常懒惰,甚至产生类似以下的想法,开始左右我们的思维,比如说:“事奉上帝有什么意义呢?祂不关心我。我已经等待了这么长时间,祂也没有应允。为什么要继续事奉祂呢?” 我们忘记了上帝在我们等候祂的时候仍在行事。祂正在建造我们的品格。他揭露我们心中的偶像,以便我们能悔改并远离它们。祂正在培养我们的耐心、宽容、谦卑同理心,使我们能够对他人的痛苦和挣扎保持敏感,从而能更有效地为他们提供关怀与帮助。 此外,上帝还教导我们在等候的过程中认知到祂在我们生命中的主权。祂教导我们祂是陶匠,而我们是泥土。祂是一切的统治者。祂按照自己的旨意,自己的时机,和自己的方式行事。没有人能强迫神按照他们自己的议程行事。祂希望我们全心全意地认知到这些真理。 约翰·派珀(John Piper) 恰当地说过:“上帝的目的是透过为等候祂的人工作来荣耀自己。”沃伦·维尔比 (Warren Wiers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