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足的三个误解

(English Version: “3 Misconceptions Concerning Contentment”)
一个年幼的女孩有位经常抱怨的父亲,对她的母亲说:“我知道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喜欢什么。约翰喜欢汉堡包,珍妮喜欢冰淇淋,威利喜欢香蕉,妈妈喜欢鸡肉。” 父亲因为自己不在这名单上而感到恼火,於是问:“那我呢?我喜欢什么?”天真无邪的小孩回答道:“你喜歡所有我們沒有的東西。”” 虽然我们可能觉得这个女孩的回答好笑,但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包括基督徒,都像那位父亲一样。这个问题存在是因为我们对有关满足这个议题有很多误解。这篇文章旨在强调与这主题相关的三个常见误解,并提供圣经对每个误解的回应。
误解1:滿足不是一个大问题
通常,我们倾向于认为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表达不满是正常的人类反应。毕竟,我是人,我需要发泄一下。
圣经的回应:然而,如果上帝将不满足视为一种“正常”的反应,为什么祂会有这么多如以下关于我们需要知足的命令?“满足于你的工资” [路加福音 3:14]。 “满足于你所拥有的” [希伯来书 13:5]。 “提防一切贪婪的事” [路加福音12:15]。作为信徒,我们知道不遵守上帝的任何命令都是一种罪。既然如此,我们难道不应该将不追求满足视为一种罪吗?因此,追求满足是一个重要不可忽视的的议题。
更深入的观察更清楚地揭示了为什么神称不满足为罪。我能想到两个原因。
1. 不满足侵犯了上帝的主权。当我们对生活中的情况不满时,其实是一种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上帝对我们的主权与权柄的质疑。受造者质疑造物主的行为总是有罪的。
2. 不满足侵犯了上帝的良善。当我们对生活中的情况表达不满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 [虽然不是透过言辞,而是态度]:“上帝,你在这个情况中对我不好。如果你是善良和慈爱的,为什么你不给我想要的,或者不把我不喜欢的从我的生活中移除呢?”尽管向上帝呼求从试炼中解脱并不是罪,但质疑上帝的良善却是罪过的。
请注意:对于我们的属灵生活感到不满足是好的,因为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还没有达到我们应该成就的样子。换句话说,应该对于你拥有的事物要满足,但在属灵上却永远不要对自己目前的情况满足。当我们看到周围的罪恶泛滥和耶稣的名字不被尊重时,感到不满足也是好的。在这些领域中经历到不满并不是罪,他們应该是基督徒自然的反应。
误解 #2. 知足是基于情况
我们经常会想如果只要我现在的情况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就会好得很多。如果我们单身,我们希望结婚;但如果已婚,我们却又希望还是单身。如果我们没有孩子,我们想要孩子;如果我们有孩子,我们希望有男有女。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又想要好的孩子。这样的清单可以一直继续, 我们的欲望永无止尽。“任何状况都比我现在的状况要好”似乎是我们内心不断的呐喊。有一句有趣的名言很好地表达了这个道理:“一般而言,人都是愚蠢的。天热时,他希望凉快;天凉时,他又希望热。总是渴望没有的东西。”这个人的描述听起来很熟悉吗?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朋友们拥有更大更豪华的房子而感到嫉妒。于是他把自己的房子列给房地产公司代理,计划把它卖了来购买一栋更好的房子。不久之后,他正在阅读报纸的分类广告时,看到了一栋似乎非常合适的房子广告。他立刻给房地产经纪人打电话说:“今天报纸上描述的那栋房子正是我在寻找的。我想尽快办理购房手续!”经纪人问了他几个问题,然后回答道:“但是先生,那就是您的房子啊!”
圣经的回应:还记得亚当和夏娃吗?他们生活在完美无比的情况中,拥有宇宙中的一切资源- 除了一个树 [创世记 1:28,2:15-16]。上帝满怀爱心慷慨地给予他们如此多的享受。然而,请注意撒旦是如何引诱他们而使他们不满足的:“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 [创世记 3:1]。在圣经中为我们记录到的第一个问题,即是来自撒旦的嘴,这个问题旨在怀疑上帝的话语,并对他的良善产生怀疑。
撒旦所暗示的是:“那么,你们实际上并没有拥有宇宙中的一切,对吗?上帝是不是非常吝啬?祂是不是剥夺了你更多的喜乐、快乐和满足?” 撒旦的目标是让他们将目光从他们所拥有的东西上移开 [其实几乎就是一切],转而关注他们所没有的东西上 [仅仅是一棵树上的果子]。这就是所有不满足的根源: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没有的东西上,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
可悲的是,亚当和夏娃都屈服于撒旦嘴里说出的谎言- 只有当你的环境改变了,你才会更幸福!结果呢?他们并没有找到喜乐,反而是找到了痛苦— 正照着上帝所承诺的发生了— 这证明了上帝的话语将永远战胜罪恶和撒旦所提供的虚假承诺。
让我们学习这个至关重要的教训。如果亚当和夏娃即使拥有几乎宇宙中的一切却无法获得满足,那么我们更要小心那种错误地承诺:“只要我拥有目前所没有的东西,我就会感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不断向主祈求:“求你叫我转眼不看虚假” [诗篇 119:37]。
我们需要了解真正的满足不是来自外在的情况,而是来自将对神的敬虔放在首位、将永恒作为我们的视角。提摩太前书 6:6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所有的敬虔都源于透过耶稣基督与上帝建立真实的关系。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请悔改并凭信心来到基督面前。拥抱他,使他成为你的满足和所需的一切。
误解 #3. 对于基督徒来说,满足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当我们成为基督徒时,我们会立即开始厌恶世俗之物,并在基督里找到所有的满足。我们将不再屈服于对罪恶的渴望。
圣经的回应:我多么希望这是真的!是的,成为信徒确实会带来我们性情的根本改变。然而,不断顺服圣灵并抗拒罪的渴望是一场持续的斗争,不是吗?让我们以使徒保罗为例。保罗在罗马监狱中给腓立比人写信时,他说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腓立比书 4:11]。你看得出来吗? 保罗必须学习处于满足的状态- 知足。他在接下来的一节经文中再次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腓立比书 4:12]。在两节经文中,他两次谈到学习处于满足的状态- 知足。换句话说,对保罗来说,尽管他戏剧性的信主过程,满足却不是自然产生的!
这给了我们一些希望。满足并非自然发生的— 而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也能像保罗一样,在圣灵的帮助下,凭借着上帝的话语和我们勤奋的祷告,付出必要的努力来学习知足的秘诀。
保罗在腓立比书 4:11中使用的“满足”,他是指“学习处于满足的状态- 知足”。这词在希腊语指的是“自给自足”或“满意”的意思。当时的世俗世界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仅凭借个人内在力量平静地接受生活的压力,而不依赖任何外部力量的人。相比之下,保罗将他的充足归功于基督,因为是基督提供了所有信徒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满足所需的一切。
如果我们问保罗:“你是如何学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的秘诀?”他的回答可能是这样的:“我的充足来自基督,他提供我所需的一切使我心满意足。”接下来的经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请注意保罗在腓立比书 4:13中的话:“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有些译本将其翻译为:“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的基督,凡事都能作。(译者注: 此为英文圣经翻译不同版本)”不幸的是,这是一句被严重误解的经文其中之一,此经文常被误解为 只要我们在基督里使用信心,就能够成就任何我们立志去做的事情。然而,这并不是这段经文的真正教导。腓立比书 4:10-19整段的背景是关于满足的。保罗说,他能在任何情况下满足的秘诀是因为他的足够来自基督,基督提供了他所需的一切使他(以及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心满意足。
因此,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满足就是因为拥有基督而完全心满意足。”这是我们追求满足所需要学习的。我们拥有基督即是拥有了这一生和来世所需的一切。如果我们没有基督,即使在物质方面有所丰富,我们则是一无所有。
最后的总结思考:
作为基督徒,我们经常跪在膝上感谢上帝拯救像我们这样不值得的罪人,我们本应该遭受地狱之罚等等。然而,在祷告结束之前,我们告诉上帝祂需要幫我们解决我们认为生活中有问题的事情。而一旦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我们常常会立即这么想:“尽管我对神一直忠诚,为什么这种事还会发生在我身上呢?为什么那些比我更罪孽深重的人得到了一切好处,而我却面临问题或无法实现我的梦想呢?” 即使宣称自己是个不值得获得任何好事的罪人的同时,我们却有一种倾向去期望(甚至要求)某种的特权。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虚伪吗?
提摩太前书 6:8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腓立比书 4:19说:“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的都充足。”我们可以从这些经文中得出结论,上帝将始终照料我们一切所需(但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或索求的)。我们应以时刻提醒自己的方式来看待生活,那就是我们本不配得任何好处,然而上帝总是供应我们一切所需,这将帮助我们保持满足。这样的观点还有助于粉碎我们的骄傲(这总是一件好事)。
亲爱的信徒们,也许你在身体上受苦,可能终身无法得到痊愈。你在经济上贫困,可能一直没有太多财富。你的职业没有前途,可能永远无法升迁。你单身,可能终身独居。你是一个有病的孩子的父母,面临可能需要终身照料孩子。你所处的家庭环境困难,配偶和孩子可能永远不会爱你。尽管如此,你是否愿意说:“主啊,我愿意欢欢喜喜地接受并对你给予或对我保留的一切心满意足。我不想让你因为我的不满足而悲伤。请帮助我在你以爱来安排的每个处境中荣耀你的名。”这就是真正满足的本质!
让我们学会喜乐地接受生活的现状。对我们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切负面事物持续的在心中重演,只会助长不满情绪的火焰。有时候,我们过于专注于烦恼的累计,而忘记了数算我们的祝福。消除不满足的情绪、培养满足感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应用腓立比书 4:8的原则:“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那一位不断反思与耶稣的关系,并常思念圣经定义为真实、可敬、公义、纯洁事物的信徒,将经历真正的满足和与那位赐我们灵魂平安的上帝的同在(腓立比书 4:7, 9)。
我们需要记住,上帝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不做或允许任何事情使我们失败。这一切总是为了成就祂的荣耀和我们的最终利益。是的,我们通常不理解人生的奥秘,实际上,我们也不需要理解— 只要我们明白我们的上帝在我们人生一切事务的权柄,同时祂也是位非常良善的上帝。祂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我们只需要在祂里面安息。如果我们全心全意地接受这些真理,想象一下我们内心的状态— 总是带着满足感而安然歇息!
以弗所书 1:3说,我们已经在基督里被赐予了“天上的各样属灵的福气”。歌罗西书 2:10说,“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无论世界如何评价我们的外表或我们所拥有或没有的东西,上帝说,因为我们与基督的关系,我们是极其蒙福和完全的。现在我们一无所缺,并且将来也一无所缺。上帝应许说:“直到你们年老,我仍这样;直到你们发白,我仍怀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怀抱,也必拯救”[以赛亚书 46:4]。凭借这样美好的保证,我们难道不应该能够欢欢喜喜地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篇 23:1]吗?